在线客服
行业资讯 | 2012-3-23
本周三,“香港两大超市停售蒙牛伊利”一度成为门户网站头条,但夜间相关新闻即迅速消失无踪。这是否著名的“公关”行动的结果不得而知。事后,蒙牛称在香港百佳仍正常销售,并未进入惠康超市;伊利则称早撤出香港市场。
“香港超市不卖蒙牛伊利,是不是又出什么问题了?”这是国内为数不少的人看到“蒙牛伊利遭停售”消息后的第一反应。实际上,这有些过于敏感,超市不卖某产品,并不能直接推演出产品有问题的结论,供应、采购、销量等都可能导致超市不卖某产品。
超市并非质监部门,因此,如果蒙牛伊利是因为质量问题输液椅而下架,负责香港食品安全的香港食环署、食物安全中心等部门定会发布公告,而且,以港媒的完备程度和无孔不入的报道方式,若是蒙牛伊利质量出问题,肯定不会没有相关报道。因此,几乎可以肯定,国内报道中惠康和百佳没有出售蒙牛伊利,不是因为两家乳企产品又有新问题。
蒙牛、伊利独大,只是存在于国内,香港特区并不买账。尽管蒙牛伊利们公开强调“一个国家两种标准”,即其输港的产品质量高于大陆,但还是得不到香港市民的认可。实际上,香港人更热衷于喝鲜奶。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,香港鲜奶的指标一直没有变:生乳中菌落总数为每毫升低于20万个,仅为我国新国标允许量的十分之一。此外,香港鲜奶的标签成分罗列也比国内更为详实。
许多有条件的国内父母,都热衷于前往港澳抢奶粉,甚至一度造成“奶粉荒”惊动港府。在香港市场上,除了有本地奶之外,还有日本、新西兰、荷兰等外国奶,国产奶只是小份额,人均GDP达到3.42万美金的香港居民,有足够的财力选择更好、更新鲜的牛奶,不买问题多多的蒙牛和伊利。
本文摘自39健康网,上海药房设备网整理发布,欢迎阅读转载:http://www.shshiye.com
推荐产品
相关新闻